当前位置:农汇网(云华旗下网站) > 农业技术 >

辽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

来源:辽宁金农网     时间:2014-10-24

【农汇导读】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多年来,辽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将其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围绕壮大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指导,育龙头、建基地、改机制、创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辽阳市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建设,截至目前,辽阳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1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4家、市级91家,涵盖粮油、果蔬、饲料、畜禽、特种皮毛动物养殖、水产、花卉、食用菌等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框架。截至2013年末,龙头企业年产值实现175亿元,带动农户17.5万户,农民从产业化链条中人均获得收入2800多元,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

    (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果。辽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数量从少到多,规模从小到大。2014年,全市2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44个,其中重点推进32个,总投资35亿元,目前已投资13亿元,项目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及休闲农业等行业。从投资规模看,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4个;从建设类型看,新建项目16个,续建项目16个。

    (三)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动,结合优势农业产业化布局,辽阳市有计划的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面积160多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优质蔬菜面积20万亩,南果梨、苹果、葡萄、杂交榛子等果品种植面积30万亩,淡水鱼养殖面积6万亩,花卉产量1亿只,食用菌6000万棒。以优质稻米、蔬果、食用菌、花卉、畜禽养殖为主导产品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相继建成,辽阳县黄泥洼镇西岔子村、灯塔市柳条寨镇大新庄村、辽阳县黄泥洼镇先后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以肉牛、奶牛、生猪、肉鸡、蛋鸡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共计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180个。辽阳市依托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全市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的比重达到45%以上。

    (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有序进行。辽阳市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呈现集中、集聚、集群发展的态势。重点发展了果蔬加工业、畜禽加工业和皮草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4个农产品加工园区:隆昌南国梨种植加工园区、黄泥洼蔬菜种植加工园区、辽宁奕农畜牧集团肉鸡肉鸭养殖加工园区、佟二堡皮草产业园区。入驻企业6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固定资产12.75亿元,营业收入210.45亿元,上缴税金3.02亿元,税后利润41.27亿元,吸纳就业人数2.25万人。集动物养殖、硝染加工、皮草销售于一体的佟二堡皮草产业园区,现有3个标准化园区(佟二堡新城工业园、佟二堡香港工业园、佟二堡工业园)和1个硝染加工园区,养、加、销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已成为与浙江海宁、河北辛集齐名的三大皮装生产销售基地之一。以辽宁玉龙饮品有限公司和辽阳县安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两家省级龙头企业为主体的隆昌南国梨种植加工园区,企业间深化产销合作,协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凸显集聚园区的优势作用。肉鸡肉鸭养殖加工园区的领军企业辽宁奕农畜牧集团有限公司为10亿元以上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实施主体,已经形成了畜禽养殖、商品雏孵化、饲料加工、肉禽屠宰加工、熟食品加工的产业链条。以黄泥洼镇蔬菜种植加工园区已完成三品认证,正在积极开展出口基地备案申报工作。

    (五)休闲农业建设势头良好。国家、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辽阳市该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辽阳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达到686家,其中农家乐620家,休闲农庄29家,农业园区29个,民俗村8个。年接待3877.5万人,营业收入13.71亿元,年利润2亿元,上缴税金750万元,资产总额15亿元,经营面积35000亩,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弓长岭区荣获“辽宁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全省十佳休闲农庄(园区)”称号,灯塔罕王湖生态园、辽阳首山农场、弓长岭王宫温泉水城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今年重点推进的32个项目中,有5个为休闲农业项目,投资金额达到6.6亿元。

    (六)农产品出口取得突破。一是出口额实现跨越式发展。2013年,辽阳市农产品出口再创佳绩,出口额达4459.9万美元,同比增长462.1%,增幅居全省之首。出口企业总数达到19家,产品包括薏米、果蔬、淡水鱼、大豆油、食用菌、花卉、酒;地区覆盖韩国、日本、俄罗斯、丹麦、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阿曼、科威特、新加坡等。二是出口示范区建设有新突破。太子河区杂粮(薏米)出口示范区已经通过省里审批,成为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后续将着力推进辽阳县蔬菜出口示范区、灯塔市淡水鱼出口示范区、文圣区食用菌出口示范区、太子河区食用菌出口示范区纳入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区行列。三是出口资质有新发展。近几年,市里加大对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辽宁晟业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辽阳市天天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辽阳添润菌业专业合作社相继获得农产品出口资质。辽宁富民菜业有限公司、灯塔市绿州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在积极办理出口基地备案手续。辽宁奕农畜牧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行鸭舍、鸭棚改建,以达到出口标准。

    (七)利益连接机制日趋完善。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纽带,是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辽阳市围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因地企业推广适宜联结方式。一是合同联结。引导企业与农户或各类服务组织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最大限度的减小企业、农户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二是合作联结。鼓励农户通过参加合作社、行业协会或其他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化经营,畅通与企业信息沟通渠道,增强合作的“话语权”。三是股份联结。农户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以股论“价”、按股份红,使农户与企业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这些形式和做法都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94家,带动农户7万余户,发展家庭农场181家,农民增收部分有一半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

原文链接:http://www.lnjn.gov.cn/government/areanews/2014/10/577387.shtml

备注:

1.欲了解更多的农业、农资知识,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云华农汇网为国内顶级会员合作社拓宽互联网门户,提供农汇二维码服务。

2.点击网页链接,就可对全文进行阅读,了解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