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农业部推动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今日农汇    来源:农汇网    时间:2016-10-24 12:23:14    阅读:214次

[ 摘要]今日农汇,汇集今日农业资讯。主要从政策、市场、合作社、农村金融、农资等方面传递今日最新农业信息。

一.产业融合

农业部推动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

       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推动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督促落实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总结各地经验,着力破解难题,支持广大农民群众创业创新,发展农村新经济,增强农村新动能。《通知》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形成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合力。

      《通知》明确要求,协调推动落实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将政策细化实化,推动财政、税收、用地、金融、基本建设、用电等扶持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推动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种方式。在产城(镇)融合、农业内部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新技术向农业渗透、园区前延后展和多业态复合方面等方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模式。大力推动培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主体。重点支持带动或辐射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支持农民创业创新特别是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创新,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着力推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建立稳定购销关系,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等形式利益联结机制。认真推动实施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工程。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组织开展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创建一批融合发展先导区,同时积极争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和融合主体给予金融支持。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610/t20161021_5314575.htm

 

二.农业新型主体产品发展

关注新农人 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10月22日,中国独家以促进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大型系列专业交流与会展活动——中国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发展大会暨中国家庭农场及农庄绿色产业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均消费能力的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及农庄、农民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政策,寻找全国的优质原产地农产品,帮助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问题,帮助消费者寻找健康高品质的绿色健康食品,解决供销之间的信任危机,实现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业进步,中国国际商会、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及远大博睿国际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举办中国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发展大会。

      中国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发展大会发起人兼创始人陆红女士表示,本次大会就是一个“所有人向所有人学习,每个人帮每个人成长”的跨界学习互动平台。平台跨界融合了农业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互联网精英、行业大咖、品牌达人、供应链打造者、金融大腕、专家学者、渠道商、微电商、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等,目的就是赋予新农人和农企领导者更多的创新发展的能力。

      据悉,农业部相关主管司局的领导、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张元宗、中国国际商会会展部部长郭英会、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女经纪人分会会长牛丽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超级社区理念创始人于建嵘、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姚重璞、北京富硒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梁燕等众多嘉宾出席。大会从国家政策、创新技术、产品营销、品牌打造、投融资、行业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专题探讨,同时以对话的形式预测了2017年家庭农场、现代农庄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大会最吸引消费者的一项内容为中国家庭农场及农庄绿色产业展览会。展览聚集了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法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00个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展出产品范围覆盖粮食、食用油、菌类、蔬菜、水果、瓜果,干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等原产地农产品;消费者不仅可以随意品尝,还可以学到美食教程和挑选农副产品的科普知识。除了农产品外,展览现场还有生态度假村、主题农庄、乡村游乐场、自驾游基地、生态养殖基地等农业休闲旅游主体以及种子、设备、物流、包装等上下游产品、技术和服务。

      本次大会将持续3天,现场举办一系列以新农人为核心的多元化活动,包括微电商助推中国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发展分论坛、影响中国——十大巾帼新农领军人物及十大农产品流通女经纪人颁奖盛典、2016首届中华邻里文化论坛暨超级社区平台启动仪式、全国社区社长订货对接会、“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富硒产业先锋”颁奖盛典、美食品鉴以及科普课堂等一系列行业交流及互动体验活动。

原文链接:http://finance.qq.com/a/20161024/006010.htm

 

三.合作社运营分析

分析合作社运营八度实务推进

       鉴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的市场差异性很大,农牧行业变化速度愈发加快,每个人对行业现状与趋势的认知不同或有侧重点,所以,若观点相左,恕请海涵。 

      一、网络群体的5大痛点 

      今天全行业的网络普遍性地处在焦虑和迷茫当中。为什么?简要概括有五方面原因。 

      1、事业能否持续 

      近3年,在电商与直供的喧嚣与冲击下,经销商普遍担忧“事业还能不能持续”。针对这种担忧,企业应当有理性的解读。 

      时至今天,大部分全价料企业的大部分销量仍然靠网络提供,包括可预见的3年之内,大多数市场专业户、家庭农场、小规模场仍然会提供50%以上的生猪出栏。 

      经销商原有的用户群体还有多少?事实明显,数量在减少,但质量在增加。 

      对于成长起来的专业户、家庭农场,经销商是否具备服务的能力与资源?可以说5%的经销商已经初步具备这种能力和资源,而95%的人不具备或至少还有很多欠缺。 

      经销商凭一己之力能否顺利转型升级?答案是不能。95%的经销商不能;转型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80%的猪料存量经销商将“黯然退场”是好事还是坏事?凡事都有两面性,从积极的一面来解读,是好事,因为有人大量的退出,留下来的人才拥有更多的市场。80-90%的网络在接下来的3年会退出,速度会超出大部分人的预估;10-20%的网络会胜出,不仅胜出,而且体量与规模会有3倍以上的增长。问题是,谁家的网络退出,谁家的网络胜出?在这场网络层面的PK赛中,企业是否具备一套体系、资源、能力帮助自己的网络胜出,并因此吸引一批优质网络加盟自己的体系? 

      2、资金如何管控 

      为什么经销商越来越显“憔悴”?因为他们晚上睡不好;如果我们资产的一半甚至80%赊欠在外面,我们也睡不好。今天的经销商已经开始每天担心养殖户喝酒,怕他们喝酒骑摩托,怕他们骑摩托摔了,怕他们一摔摔坏了,怕他们摔坏了钱就收不回来了。 

      赊欠的资金如何管控风险?赊出去的钱终归有风险,风险很难管控。不可预知的因素太多。在赊欠模式上的修修补补、殚精竭虑的小举措都是治标不治本。终究无济于事、终归是掩耳盗铃。 

      90%的经销商想收手时赊欠模式还能走多远?当然走不远。旧的赊欠模式效率低、长期变相的保护落后产能,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资金到底如何管控?由赊欠到现金与融资、资金互助是根本方法。我们买房、买车无不是如此。本不是什么神奇的方式,只是在我们这个行业姗姗来迟。 

      3、效率能否提升 

      手工记账跟时代的发展是否匹配?显然不匹配。对账繁琐,不便统计,不便分析,库存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货物与资金的有效周转。 

      夫妻店能做多少有价值的事?疲于应付。送货、看店、对账、催款。做得都是最最基础、没有增值或是极低附加值的事。 

      3个经销商养活1个业务员的情形还能撑多久?6000家饲料企业、20万营销团队、不足60万有效的经销商。3个经销商每年要拿出8-12万元养活1位业务人员。这样的效率还能支撑多久? 

      50-80%的业务人员不再创造价值时怎么办?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跟业务人员一起走访市场时,经常发现他们找不到客户的门在那儿;大部分业务人员不愿意到一线养殖户那里,只在经销商层面打转悠。今天,至少50%的业务人员既不愿意到用户层面做一些基础工作,又丧失了开发优质网络客户和适度规模猪场的能力。以一些存量和机会主义销量应付企业、应付自己,得过且过,成为陪吃、陪喝、陪聊的三陪工作者,深陷堕落的泥潭。经销商已视他们为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4、盈利如何保证 

      养好一个家正常需要多少钱?一个乡镇上的家庭,开支至少8-10万/年。 

      以销售饲料为业,就要能以此养家。得卖多少饲料才能挣这么多钱? 

      现在禽料1斤挣多少钱?肉禽可以低至1斤才赚1、2分钱,即1包饲料经销商赚1元,甚至是5毛。 

       当猪料1斤只能挣1分钱的时候怎么办?现在猪料前期料高的可以挣5毛,后期料可以挣5分,1斤挣5分,就是1吨赚100元。想一想,猪料每斤只赚1分的时代会不会来临?何时来临? 

      盈利模式如何重塑?微利时代,如果经销商仍然只是靠单一的饲料品类来挣钱,如何活得下去? 

      5、家业如何传承 

      绝大多数经销商从未想过这份事业要传承,纵然有些经销商一年的销售额已过千万;在这样的商业时代,对于部分有家业可以传承的家庭来讲,如果不懂得家业传承,每一代都是从零开始是非常不明智的。 

      为什么经销商没有想到要传承家业,是因为他们从未把这份事业当作事业,从未想到它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心眼里就看不起“经销商”这个头衔。同时,所有年轻人都必须到城里才能出人头地吗?所有年轻人到了城里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更好的收入吗?有多少年轻人、多少家庭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要帮助一批有潜力、有能力的经销商转型升级,最佳的途径就是合作社模式。 

      二、建立合作社的4个疑问 

      1、谁可以做理事长 

      主要有5个来源:存量经销商转型创办;优质目标经销商;规模场、专业养殖大户、家庭农场联合创办;业务人员平台内创业;各类资源拥有者,村支书、行业相关经纪人等。 

      经销商领办合作社和适度规模猪场(50-300头存栏母猪)领办合作社之间有一些差异,从饲料企业的角度来看,主要在股本构成、组织活动、建设速度、运营支持四个维度有一定差异;这方面以后做专题分享。 

      2、理事长的收益是什么 

      成功实现经营转型升级;化单位差价为整体收益;化单打独斗为团队合作;个人赊欠转为银行融资;减少催款身心双重压力;提升管理增加资讯能力;整合资源获取整链收益;提升品牌实现人生升华。 

      3、入社社员有啥好处 

      统一采购降低中间成本;通过融资获得资金支持;通过保险降低养殖风险;通过服务提高养殖效率;通过互助提高群体情感;通过分红获得额外回报;通过托收解决终端销售;通过社团争取政策支持。

      4、如何支持合作社 

      建立合作社后,企业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相对于传统经销商会显著增强,体现在四个方面: 

      (1)资源支持:诸如资金、保险资源;以及优质的种猪、苗、器械、动保、兽药资源。 

      (2)组织支持:上有各级联社,下有辅导员队伍。 

      (3)资讯支持:主要通过数据系统全面了解进销存、社员信息、交易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财务信息。 

      (4)文化支持:将企业文化进一步融合进合作社,直达终端社员;多维度、多举措宣贯、渗透,增强三方仍至多方的融合、粘度。 

      三、合作社的八度推进法 

      当一个合作社进入运营阶段后,有八个维度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地持续提升。 

      1、形象管理标准度 

      转型升级当然重在内涵的转型升级,但外在的形象也必不可少,同时实体形象也是品牌、企业文化、合作社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有办公与交流的适宜场地,方便与资源供应方、社员交流。有效的交流越多、频次越高,潜在的问题就会越少,协同的效率就会越高。 

      2、人员素养专业度 

      合作社方面的理事长、理事、社员,要对合作社有一定深度的认知,尤其是理事长本人。而企业方面的人员更要能掌握合作社建设的相关流程、方法,骨干要具备帮扶合作社逐步夯实的能力和方法。近两年,我们与一些企业联合举办多期理事长成长学院,就是基于合作社人才匮乏;现在一些地方政府主管农业部门的负责人也开始找到我们,请我们提供合作社人才教练的服务。做任何事,人才都是重中之重。 

      同时合作社的日常运营,一支有效的辅导员队伍也是少不了的。社员也要以合作社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座谈、教练和引导。 

      3、运营管理规范度 

      我们遵循的是八字管理规范:遵、德、入、退、聚、旨、抓、利。要通过信息系统建设、辅导员队伍、分红机制等落地举措持续夯实这八字管理规范。 

      4、服务实施多样度 

      融资、保险、猪苗、动保、回收这些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常态化的;生活物资、便民服务项目的导入根据当地情况酌情实施,很多合作社导入了超市、各类代购、代办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社员的生活和生产,增强了凝聚力和归属感。 

      5、社员活动常态度 

      要经常性地举办:政策宣传、行业信息、技术培训、产品使用方面的实效规模活动。增强组织的活跃度。每年举办分红大会,实现利益分享。 

      6、数据管理系统度 

      社员信息、各式单据、进销存管理、票据打印、交易量积分统计、辅导员绩效管理、各个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这是合作社良性运营的资讯基础。辅音国际旗下的北京农合公司研发的合作社管家“合家欢”诸多功能一应俱全,是合作社领域最专业、功能最全面的数据系统。 

      7、资源导入量化度 

      结合合作社的发展进程、体量、自身既有的资源,持续性地量化目标、不断地接洽有益于社员生产发展、生活便利,给社员带来更多收益的各类资源。资源的导入与优化是没有止尽的。很多资源就在那儿,就看你如何整合、如何优化,在与资源方的协同中共同发展。 

      8、终端产品品牌度 

      因地制宜采取多样性措施,持续提升合作社在当地区域的影响力;适时启动合作社品牌肉品牌注册、策划;多维度进行产品溢价通路拓展,向当地区域市场机关单位、企业食堂、学校、饭店定点供应猪肉。 

      接下来的5年,饲料企业经营模式多元化已然清晰,主要是:合作社模式;直销模式;定制化(客制化)模式;产业链模式;生态圈模式。 

      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大中型集团企业将合作社模式纳入自己的整体经营体系之中,带动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场的良性发展,与国家的主流倡导相呼应。

原文链接:http://www.oeofo.com/news/201610/23/list190312.html

 

四.合作社农机化发展

平顶山市湛河区实现农机标准化作业 10余万农民受益

       近日,位于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的丰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到处一片金黄。三台水稻联合收割机从东向西一字排开,对稻田实施大面积联合收割。三台农用车正轮番将稻谷拉到附近的烘干机车间内,对新收的稻谷进行即时烘干储存。

        不到两个小时,近百亩水稻已收割完毕,丰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下属的丰裕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钊说:“稻谷成熟后,雨一淋就发芽。这要是早些年,没有配套的烘干设备,又没有足够的晾晒场地,只有看着减产了。”

        据了解,在湛河区农机部门的支持下,去年以来,占地1000余亩的丰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补贴,先后购买了稻米收割机、烘干机、无人机、稻米加工机、包装机等农业机械化设备,使该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种收管全程机械化作业。

        丰园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只是湛河区众多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中的一个。近年来,湛河区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率为抓手,大面积推广农机产品的购置与使用,累计落实各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7万余元,引导农民购置新型、高性能农业机械350余台(套),全区农机标准化作业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10余万农民直接受益。

        湛河区制定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农机化服务发展主体,促进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区购置农业机械超过1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已达178户,农机户联合注册登记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17个。

        同时,该区还拥有由农机大户、农机户自发组成的个体联合服务队,同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起为农户提供耕、耙、播、收“一条龙”服务,既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也为无机户尤其是外出务工户解除了后顾之忧,做到了机手作业赚钱、农民打工赚钱两不误。目前,该区小麦生产已经实现全程机械化,机播机收率将近100%;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机播率达到98%;水稻机收率达到90%,机械种植稳步提高。

        为提高农机手操作技能,湛河区注重培训工作模式的创新。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的前提下,该区坚持方便机手就近培训原则,主动深入拥有农机相对较多的乡村和农机大户开展“农家行”活动,春秋两季循环下乡,把课堂设到机手的家门口开展现场培训。同时,该区还借助农机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行动,有效提高了农机手的技术水平。近年来,该区共举办农机培训班6期,培训“金牌”农机手近千人。

原文链接:http://news.dahe.cn/2016/10-24/107653312.html

 

五.合作社扶贫致富

合作社成为赵川农民脱贫“领头羊”

       “我们中药材合作社以规模种植白芨解决了45户贫困户没有脱贫项目的问题。”初秋时节,在商南县赵川镇腰岭村中药材合作社门口,党支部书记杨正来指着一大片白芨地介绍着该村今年产业发展的成果。
      腰岭村由于地处偏僻,山大沟深,群众没有收入来源,成为赵川镇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拔的一座“寨”。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该村今年根据市场行情,鼓励党员干部率先以流转土地、投资入股等形式成立中药材合作社,积极吸收贫困群众成为社员,开展生产经营。通过这一策略,该村今年种植中药材350亩,45户群众成为合作社社员。由合作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采购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大大降低贫困农户的种植成本,增加销售受益。截至9月底,该合作社带动33户贫困群众依靠务工、租赁土地人均增收500多元。
      “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也是赵川镇积极探索推广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今年,赵川镇以村党支部为支撑,在腰岭、淤泥湾、松树垭等重点贫困村,以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等为主筹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社员525人,带动了11个村350户贫困农户增收致富。

原文链接:http://www.slrbs.com/xqzc/xianqudongtai/mszx/2016-10-24/831639.html

 

六.农产品市场与现代农业

人民日报:让企业和农民多看市场,少找市长

       “市长”之手不能错位,也不能缺位。要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少一些“拍脑袋”,多一些引导和服务

      日前在西部某地采访,两则见闻发人深省:

      新建的智能温室大棚黄了,陈老板后悔得直拍大腿。原来,前些年当地打造蔬菜大市,领导找到在外经商的他,“现代农业高投入、高回报,没有你们这样的老板不行。”又是叙乡情,又是给政策,陈老板禁不住劝回到家乡,财政补贴1000万元,老陈投了近2000万元,钢架大棚建了起来,可说好的订单没了,观光的游客也不多,一年光电费就30多万元,大棚撑不下去,只好关门。

      在隔壁县,政府主导上葡萄产业,引大户、给补贴、促流转,短短几年就发展上万亩基地。可当地土壤气候没优势,单产低,品种又单一,吐鲁番葡萄运到当地每斤才卖两块多,而本地葡萄成本就要三块钱,结果可想而知。

      “两只手如何发力”,是农业发展绕不开的课题。尽管“不看市场看市长”一直被诟病,但现实中,“市长”说了算的项目还是不少。因为,“市长”手里有政策、有资源,钱往哪里花,扶持什么产业,行政命令更强势。正是这样的“权力惯性”,有的地方一任领导一张图,你建万亩果园,我搞十万亩基地,背后的动因多是政绩冲动。长此以往,可能会扭曲市场信号,让一些企业习惯依赖政策优惠,找市长内行,做市场勉强,类似“伤心菜”“贱苹果”事件频发,最终企业、农民都受伤。

      事实上,农业是典型的慢热型产业,比较效益低,回报周期长。培育一个成熟的农业产业,要有叫得响的品牌,要开拓市场,有广大农民参与,需要三五年、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靠政府拔苗助长不行,急功近利也不行,必须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这也注定投资农业不会一夜暴富,必须有长远眼光,耐得住寂寞,如果不在产业上做足功课,仅仅冲着套项目、搞投机,往往自己会被套牢。

      如今,农产品市场环境变了。“买难”与“卖难”并存,需求更加多元、多样。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调优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农产品供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靠谁实现?还得靠新型市场主体。全国15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民超过1亿户,龙头企业12万多家,对于市场脉搏,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肯定感觉更灵敏、决策更有效。到底该种什么,多大规模合适,不妨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真正让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说了算。

      农业属于弱质产业,“市长”之手不能错位,也不能缺位,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加大扶持,加快农业制度创新,营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当前重点是发挥好政策“指挥棒”的作用,让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联动起来,解决农业资源要素的错配扭曲问题,形成支持有力、保障有效的政策体系。健全与转方式调结构相适应的扶持措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从田间到餐桌,提升农业供给链效益,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权力要“瘦身”,服务要“健身”,加强产业发展信息指导,强化农产品市场预警,推广农业保险,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从事农业的企业和农民分享更多收益。

      农业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关键还是“市长”做好角色转换,少一些“拍脑袋”,多一些引导和服务,让企业和农民多看市场,少找市长。

原文链接:http://news.0898.net/n2/2016/1023/c231187-29186872.html

 

七.职业农民创业创新

江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双创”活跃因子

       秋阳下,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7万亩晚稻田里,水稻长势整齐,穗大粒满,一派丰收景象。合作社理事长雷应国对记者说:“今年,预计我们合作社120户农户人均可增收3000元。”雷应国是丰城市秀市镇雷坊村农民,在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程中,他带领120户农户成立合作社,在丰城市第一个订购天气预报服务农业生产,第一个大面积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第一个使用飞机喷洒农药,第一个实行工厂化育秧,实现了粮食丰产丰收。去年,雷应国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成为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是江西省通过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扶持农民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片”双创新格局的一个典型事例。截至今年9月,江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9万家,家庭农场逾2.75万家,新型职业农民达5.8万人。

       以政策之“优”推动农民创业创新之“火”。去年以来,江西省通过出台一批农民创业创新支持政策、搭建一批创业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业创新带头人、树立一批创业创新典型、构建一个公共服务体系等,形成农民创业创新发展新格局。省农业厅认定了10个省级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在全省遴选培育了400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开展创业创新培训,支持青年农民投身农业产业创业创新。同时,对全省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分类、分层次培训。目前,全省已培训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4万人次。

       各地依托现有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招投标等方式,健全服务功能,整合社会资源,为农民创业创新提供综合性服务;各地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开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推广、市场拓展等行业服务及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技术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各地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引导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带技术、资金回乡创业。省农业厅在农业部认定的各类示范县范围内,根据相应的标准和条件,选择并支持一批政策落实好、创业创新环境优、氛围浓、人数多、成功率高的县开展示范试点,带动更多农民创业创新。

原文链接:http://news.jxntv.cn/2016/1021/8186023.shtml